一滴茶油迸发乡村振兴的产业力量 点缀在广东的力量乡间田野

  发布时间:2025-05-11 23:04:4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一滴茶油迸发乡村振兴的产业力量 | 乡土专家服务典型村助力“百千万工程”_南方+_南方plus编者按:有一群人,他们是产业的行家里手,点缀在广东的乡间田野,活跃在农业产业链上,在乡村振兴路上成就了自己 。

一滴茶油迸发乡村振兴的滴茶产业力量 | 乡土专家服务典型村助力“百千万工程”_南方+_南方plus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有一群人,他们是村振产业产业的行家里手,点缀在广东的力量乡间田野,活跃在农业产业链上,滴茶在乡村振兴路上成就了自己,油迸帮助了他人,发乡他们就是村振产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农村乡土专家”。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力量他们积极对接农业科技特派员,滴茶服务典型村,油迸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发乡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村振产业

今年4月以来,力量省农业农村厅启动了“万名乡土专家服务“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本期选播案例,讲的是河源市乡土专家骆东梅,返乡发展茶油产业,匠心炼造高品质绿色茶油,带领父老乡亲走上茶旅融合发展的故事。

一滴茶油孕育一个蓬勃产业。

近年来,河源市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以促农增收为目标,着力发展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油茶产业龙头企业,强化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持续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油路子”。经过多年发展,油茶已成为河源重要经济作物,2023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88.9万亩,占全省三成以上,茶油年产量约1.9万吨,油茶年产值超30亿元。

当下,河源正全力以赴推进“百千万工程”,积极培育百亿级现代油茶产业,致力打造“中国油茶”河源样板。

河源市乡土专家骆东梅

河源市乡土专家骆东梅

返乡创业,走出增收致富“油路子”

龙川县是河源油茶样板的主产示范区,油茶业已成为当地脱贫奔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该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利用优美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大规模推广种植传统白花油茶树;与此同时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瞄准大湾区市场需求,做优做强做大山茶油文章,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食用油“油瓶子”,使油茶树变成了“摇钱树”、油茶林变成了“绿色银行”。目前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42万亩,建成省级油茶产业园,年产值达12亿元,惠及数十万群众。

振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今,“百千万工程”在河源落地生根,为农业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龙川县依托农技推广服务驿站聚集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乡土专家等技术力量精准对接典型村,围绕高山油茶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助力油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在河源油茶产业发展路上,乡土专家骆东梅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十年前,他创立了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绿油农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专注于原生态油茶种植、研发生产、精深加工和集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为一体融合发展的油茶企业。十年来,绿油农业坚持不走捷径、坚持原生态,坚持良心榨油,专注绿色有机品质,已建成年产1000吨油茶加工生产线,匠心打造的高品质绿色国油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先后获得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

每一滴绿油的背后,都饱含着创始人骆东梅的赤子情怀。从“河源绿油”到“中国绿油”,骆东梅一步一个脚印,把家乡绿油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2015年,在外地创业的骆东梅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回到家乡龙川县赤光镇投资1.2亿创办绿油农业,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新农人。十年来,骆东梅不忘初心,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致力于当地油茶产业发展,带领乡亲增收致富。

龙川县赤光镇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老一辈茶农坚信茶树不能施肥、修剪,原生态种植才能长得更好。骆东梅回到家乡却发现,许多老油茶林已荒废,越来越多村民不再种油茶。骆东梅经过刻苦研究种植加工技术,并请来农业专家,给油茶树定做了改良方案:施有机肥,适当修剪,并调整油茶树间距,通过一系列的改进工作,老茶林逐年增产,给当地茶农增加了信心,增加了收入,增强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带动了千家万户农民上山种植油茶树。

据了解,绿油农业与大洋村及其周边村、赤光镇外等上百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以比市场价高30%的保底价收购农户达标茶果,同时承包了部分农户的茶园,与农户共享收益。此外,绿油农业还与合作社协商,以多种方式合作开辟荒山,扩大油茶树种植面积和产业规模。

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学习,骆东梅逐渐也成为了油茶种植能手,并入选广东农村乡土专家。同时身为一名党员,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响应国家联农带农政策,带动典型村大洋村和周边村民种植油茶增产增收。据了解,秉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近3年以来,骆东梅领衔的绿油农业聘请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当地的乡土专家等专业技术人员共举办8场培训班,给当地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培训人员600人次,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油茶种植技术。

延伸产业链,开拓融合发展新路子

近两年来,在“百千万工程”号召下,骆东梅加大了与典型村大洋村的产业合作。依托茶树林和油茶业,绿油公司不断做长产业链,成功打造花果树农旅油茶小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据统计,近两年来客流量约31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大洋村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土特产、饮食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经济和社会效益愈发凸显。

在骆东梅的带动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互联网+文旅”经营模式,辐射带动范围进一步扩大,联动带农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自2017年以来,绿油公司与大洋村及其周边村、赤光镇外农户,甚至还与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等地共760多户茶农和199户精准扶贫户签订合作协议,整合周边闲置土地约4.3万亩,吸收671.03万元资金入股,按年固定12%的分红比例。至2024年4月止共分红388.9389 万元,每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受访者供图

河源龙川油茶产业的发展案例表明,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可以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同时可以充分发挥企业资金、技术及辐射示范带动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骆东梅作为龙川绿油农业发展公司的企业掌舵人,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乡情怀,秉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提供农资及技术等全方位培训和支持,带动当地更多贫困户及农户改良种植油茶,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同时,带领他们开辟更多致富道路,全心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天地大有可为,涌现了许许多多像骆东梅这样的新农人、乡土专家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推动了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据了解近年来,龙川县大力推动油茶种植,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42万亩,建成省级油茶产业园,全县从事油茶生产经营企业155家;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产品开发向精深加工方面转变,市场由分散经营向品牌销售转变。河源高山茶油正昂首阔步走出大山,迈向世界。

【作者】曾凡美

【来源】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Tag:

相关文章

  • 堡垒之夜摩托艇兜风完全攻略水上驾驶技巧与操作步骤详细解析

    在堡垒之夜的地图中,摩托艇Motorboat)作为唯一具备战术机动性的水上载具,自推出以来便成为玩家快速转移、实施水上突袭的核心装备。将从基础操作到高阶战术进行全面解析,帮助玩家掌握这一水上利器的使用
    2025-05-11
  • 保险产品游戏化营销加速 微信“摇出”万能险收益

    借助微信等工具,保险公司正力图通过游戏化的营销方式,让长期在老百姓心中认为条款晦涩难懂的保险产品变得更吸引人一些。继泰康人寿在微信推出“求关爱”的保险产品之后,近期各家保险公司开始在微信上推出一些创新
    2025-05-11
  • 德银失全球最大外汇交易商宝座

    据海外媒体报道,全球外汇市场的霸主德意志银行碰到了劲敌。在最新一期的Euromoney 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调查中,花旗时隔12年再度赢得全球外汇市场最大交易商的宝座,结束了
    2025-05-11
  • 中石油剥离天然气管道 数百亿资产引入民企

    继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后,中国石油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也迈出了实质性一步。5月12日,中石油股份公司发布公告,将以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管理与西气东输一、二线相关的资产及负债,以及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核算
    2025-05-11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11日在日内瓦将继续进行

    CGTN日内瓦消息,中美经贸高层会谈11日在日内瓦将继续进行。编辑、一审:马晟璐 二审:朱从谷 三审:王润
    2025-05-11
  • 美媒:全球石油价格未暴涨系因时机未到

    据美国《商业周刊》网站5月8日报道,据花旗集团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由于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而造成每天350万桶石油的产量减少。随着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升级,欧洲国家对于俄罗斯这一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的制裁会使得
    2025-05-11

最新评论